42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孔众对话黎红雷——新儒商企业的人文传承
发布: 2020-06-06 21:18: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孔云中  

2.jpg

孔众副会长和黎红雷教授线上对话中

2020年6月4日晚,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副会长孔众,与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网上直播对话:《新儒商企业的人文传承》。本次对话是孔氏商业领袖与当代儒商导师的智慧交汇:倾听中华千年世族传人的现身分享,解读西方“老钱家族”的传承奥秘,探索百年企业基业长青的文化密码!

本次对话直播的主办单位是: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博鳌儒商论坛研究院,支持单位是:中轩集团,联播单位有:大佬微直播、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方太文化研究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国学会、华商书院西北校友会、十分学堂、广东翔蓝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泰威斯美书院、山西天元集团、新丝路商学院、君子岛云国际儒商书院、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诗书旗袍古韵坊等。当天晚上,共有42万人同时在线收看,其中包括来自美国、英国、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内地的数千名孔子后裔通过微信平台观看了直播。

1.jpg

孔众副会长在直播中

孔众是孔子第78代后裔,又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孔众的父亲孔德墉先生,是孔子第77代嫡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的从弟;孔众早年与父母移居香港,后负笈英国,就读于牛津学院。学成后进入商界,成为孔氏家族新一代商业领袖。他把投资公司从香港一直做到内地;又把制药事业从中国一直做到美国,其经营的公司先后在香港、美国和中国大陆上市;并全力协助德墉先生续修并完善《孔子世家谱》。对话开始,孔众首先向大家坦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儒学与儒商的感悟。他说,在而立之年后的33岁对自己的身世和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又以50岁的知天命之年为一个分水岭,事业重心转向了文化传播,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亲民”、“止于至善”,追求自身更高的人生价值。《大学》之道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商人和企业家如何修身?一是明确知道从商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就是上面提到的三纲八目;二是不断学习和进步,修身是要一以贯之的;三是“与善人居”,与圣贤为伍,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也是在修身;四是凡事首先反求诸己、反躬自省。

黎红雷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商人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代有“士农工商”,现代称“工农商学兵”。孔子不但不反对经商,而且还培养了著名的大商巨富子贡。就其本人而言,追求富贵,人所欲为,凡人如此,孔子也同样如此在这个意义上,孔众经商致富,实现了其先祖孔子的愿望,可喜可贺!当然,孔子同时也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就引出了需要特别强调的儒商的特质:道创财富,德济天下;以儒促商,以商报国。——这就是博鳌儒商论坛的宗旨与使命。

什么是企业的传承?精神的传递与物质的承接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企业人文精神的传承?孔众指出,所谓“传承”,其中的“传”是指精神文化的传递,“承”是物质实体的承接,传承必然是物质与精神两相结合才能够可持续。“富不过三代”的根源来自创一代的艰苦朴素、居安思危、勤劳奋进等优良品质没有被很好的传递,所以精神犹如灵魂,没有灵魂的躯体无法被永续地传递。当物质缺少了精神的灵魂,犹如手机没有了芯片,没有芯片的手机只是一个空壳,所以当失去了精神的灵魂,物质的传承必然会失败。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传承都是如此。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比物质的传承更为重要,应该是传承的核心内容。失去文化精神这一根本,未来定会一切皆失;保有这一法宝,物质纵然失去,亦会自然归来。

黎红雷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作为一个群体,新儒商企业的精神传承来自儒家的理念。其中,德以治企来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儒学理念;义以生利来自“义以生利,利以平民”的儒学理念;信以立世来自“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儒学理念;智以创业来自“智者不惑”的儒学理念;仁以爱人来自“仁者不忧”的儒学理念;勇以担当与“勇者不惧”的儒学理念。

儒商精神的“本来”就是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而作为中华千年世族的孔氏家族,其延绵赓续的文化传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范例。那么,就新儒商企业的人文传承来说,孔氏家族的文化传承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借鉴;扩而广之,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新儒商企业的人文传承又有什么启示呢?孔众指出:孔氏家族2500年的传承可供借鉴。诗礼传家的家风就是孔氏家族传承的核心精神。400万遍布世界的孔子后裔生活背景、成长环境差异巨大,之所以能够凝聚在一起,正是因为孔氏家族的文化精神永存,所以才有了作为物质存在的家谱联系起所有族人。这就是孔氏家族的“不忘本来”。而儒家思想的“本来”就是《大学》所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大学》在论述三纲八目之后,又说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所以德行是包括财富在内的所有一切的根本,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末端,不能够本末倒置。对企业家来讲,更要注重修身立德。不顺应天道,不尊重生命,就会滋生混乱,例如最近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人类不尊重生命、违背天道的结果。

黎红雷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关于本来之“本”,儒家思想也有相关论述。首先是道德为本:“富不过三代,德可传千秋”;其次是修德为本,《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再次是孝悌为本,《论语》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而经商之本就是《大学》中所说的“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近年来,孔众频频走访世界各地的“老钱家族”(Old Money),研究这些长青家族不同于财富新贵的特点,及其对家族基业的影响。那么,这些“老钱家族”到底有哪些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和品位修养,值得我们新儒商企业家们学习和借鉴的呢?孔众指出,吸收外来需要我们敞开胸怀、开放视野,以包容、接纳、借鉴、学习的心态去看待西方世界的成功经验。有统计称,在日本存续超过1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已突破2.1万家,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更有7家企业历史超过1000年。超过200年历史的长寿企业在欧洲也不少。孔众介绍了他走访有1442年历史的日本建筑企业“金刚组”,以及有300年历史的欧洲小国列支敦士登家族的见闻。

黎红雷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各地“老钱家族”基业长青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在文化传承方面,包括奋斗精神的培养、责任意识的培养、理财能力的培养等。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冠疫情的肆虐,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新儒商企业如何应对,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实现百年基业长青的愿景?孔众指出,文化精神并非一成不变,也要与时俱进、合乎时代。从儒商到新儒商,不变的是“儒”字,所以儒家思想所传递的文化精神不能被抛弃,修身作为事业成功的基石不能被忽视;而变化的是加了一个“新”字,这一字的要求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今天以及未来的不一样的时间与空间、不一样的文化与技术环境、不一样的生态与文明环境,所以面对这些全新的要求,必须要求新求变。

黎红雷在点评中指出,新时代需要特别强化的新儒商精神有:奋斗精神、韧性精神和创新精神。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保守,实际上儒学是“守正创新”。儒家经典《大学》中连续引用三段儒家的创新名言: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最后得出结论:“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意思是说,所以有德位的人应当竭尽全力来做创新的工作。所谓“无所不用其极”,不断创新,做到极致!

在回答网友的问题以后,孔众总结陈词:第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力量贯穿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始终。中华文明传承延续了5000年之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需要用中华文明自信去武装我们头脑、丰富我们的精神。第二,儒家文化思想是根本,不忘本来;日日新苟日新,吸收外来;敞开胸怀拥抱变化,面向未来。黎红雷教授总结三点,第一点是对“一代”说的:父母是子女的“原件”,子女只是父母的“复印件。”二代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代,一代是家庭和企业人文传承的“第一责任人”。第二点是对“二代”说的:创新是人文传承的动力。守正创新,不忘根本,不吃老本。“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第三点是对所有人说的:德性是人文传承的“基因”,以德修身,以德齐家,以德治企,以德治国,以德平天下。

图文:孔云中

编辑:孔瑶瑶

初审:孔祥金

终审:孔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