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谱牒”欲申请世界记忆遗产
发布: 2016-05-16 22:21:44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未知  

 

      让全球华人都有根可寻

      “中华谱牒”欲申请世界记忆遗产

      国有正史,地有方志,家有族谱,我国的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宗谱作为特殊的历史文献,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特点,昨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华大族谱国际会议上,南京师范大学与中华大族谱协会联合发出倡议,启动推进“中华谱牒”世界记忆遗产申请工程,欲将“中华谱牒”申请世界记忆遗产。

     “中华谱牒”急需保护

     世界记忆遗产又称世界记忆工程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例如云南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具体就是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

      为何要将“中华谱牒”申遗?作为发起人之一的华侨林伯工先生告诉记者,谱牒编修及其研究世界有之,但大都局限于皇族和贵族,中国谱牒编撰和研究最初也仅限于皇族、贵族,及至宋代就普及至民间。我国谱牒的编修和保存,数千年以来都是依靠家族体制来完成的,它以真实的父系血缘关系为主脉,记载着一家一族的历史沿革。     

     千百年来延续的“草根性”让中华谱牒具有独特的个性,它保存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昭示着独特地方文化的传承,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中华谱牒不仅是中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东方文化瑰宝,世界文化宝藏。

     到了近代,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珍贵的族谱都被毁。随着盛世再现,族谱保护也迫在眉睫。“事实上族谱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正史不载者求诸于方志,方志上没有记载的则求诸于宗谱,许多历史谜团都是在宗谱中找到答案的。我们近邻朝鲜、韩国等对族谱的保护,非常热衷。尤其是朝鲜,其家族族谱非常完善。因此,如果不尽快申遗,很有可能重蹈端午申遗的覆辙。”因此,此次会议的主旨之一就是以大中华谱牒申请世界记忆遗产为目标,组建大中华谱牒申请世界记忆工作委员会。

     关羽一生网上重现

     中国之大,华人之多,作为记载一个家族世系渊源的宗谱,散落在世界各地,有个人珍藏的,有图书馆收藏的……这样的状况如何申请世界记忆遗产?

     林伯工说,中华谱牒要申遗,必须要有一个申遗的平台,而南京师范大学的“华夏民族家谱地理信息系统(简称华夏GIS)”,正是林伯工所谓的申遗平台。这套由南师大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闾国年教授历时数年,研发出的的华夏GIS,将原本侧重于代代相传的“时间谱”完善为蕴含家族空间分布、家族空间迁移等相关信息的“时空谱”。

     登录陆华夏民族家谱GIS,网友只需在网站平台上录入家谱的信息,系统会将家谱信息自动录入、编辑、分析、表达家谱,就可以生成家族的迁徙路线及空间轨迹。这套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帮助网友绘制祖先迁徙的古地图,像关羽家族迁徙图就是网友热捧的“范例”,从解县、平原郡到洛阳,关羽的一生就被浓缩在这张迁徙图中了。  

     时间流转,古今地名变更,这些包含了历史事件的古地图是如何来的?原来,在GIS系统后台,有上万幅研究人员搜集的古地图。其中,仅南京就有200多幅。从五六千年前的原始部落,到越王筑越城,历经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南唐、明、太平天国、民国到如今,2000余年的建城史中有着跨度达1700多年的建都史,每次更迭地名都有变化,而每次变化都是一张图,如此丰富的古地图,让原本记录在纸上的族谱在这套系统中立体起来。  

    专家认为,关注谱牒文化,已经不单是寻根问祖问题那么简单,如果将这些迁徙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统一起来,有助于研究中国人口的问题。例如,抗美援朝期间,就有研究中心以我国人口普查中的寡妇,来估算战争中伤亡的人数和兵员地区来源。而我们的家谱中有着大量社会、民族、风俗等信息,地理家谱GIS如果最后能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时空谱”建设起来,并动态可视化表达,利于传承华夏文明,利于海外华人认祖归宗,增强民族凝聚力。

>>直播间

     现场展出轩辕氏族谱孤本

     据展览会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会共展出珍贵的族谱近70本,均为各家族子孙无偿捐献,其中,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思想大家孔子所在的孔氏族谱最为完整。另外清代禁烟功臣林则徐、中国女总理吴仪的族谱也显得弥足珍贵。如此多的族谱中,最为特别的是有着天下第一姓之称的轩辕氏族谱,这也是展出的所有族谱中唯一的孤本。

     与会的轩辕家族第50世孙、中华轩辕氏网站站长、河南省轩辕氏姓氏工作委员会会长轩辕威先生告诉记者,轩辕复姓源于上古黄帝轩辕氏。但由于上古条件限制,轩辕家族的族谱从唐朝才开始修建。贞观年间,唐朝武将轩辕豹跟随唐王李世民东征路过河南睢州长岗时,因病御允,择地养伤,随迁家眷至睢州为家。数年后,轩辕豹病故,葬于长岗之顶。唐王李世民东游至此,闻其故,在轩辕豹坟前亲自植下12棵国槐,以此为祭奠。此后,轩辕氏的第九世孙轩辕集为唐朝时广东罗浮山一极富名望的道士,据史料记载,轩辕集为吕洞宾的老师。  

     在明朝时期,“轩辕”复姓被改成了单姓“轩”。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刑部尚书轩辕輗为了避讳朱元璋的名字,将自己姓氏中的“辕”(谐音“元”)舍去,并重修族谱。直到清代乾隆年间,轩辕氏的姓又由当时的翰林院检讨轩辕圻以及后人轩辕诰恢复为复姓。  

    据轩辕家族多方查证,除了唐朝轩辕豹开始的第一份族谱和明朝由轩輗重整的第二份族谱已经遗失外,轩辕氏现存家谱有清朝乾隆四年、光绪年间、民国22年、1986年四套家谱。

    族谱是姓氏血缘为纽带,记载一个家族的变迁,承载一个家族的记忆。你的家中有珍藏的族谱吗?你的族谱中能翻出尘封的故事吗?“老族谱里的故事”期待你的参与,讲述族谱中家族的兴衰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