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论语》与孔子之道再认识
发布: 2021-03-24 16:22: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A.jpg

《论语》与孔子之道再认识

作者简介

黄怀信,陕西岐山人。1985年西北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2001年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退休后返聘至今。主要从事经典文献整理与研究,在先秦两汉经学和儒道文献方面造诣精深,曾出版相关论著3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数项。

 

内容简介

本书主体内容包括上、下两大部分,上分三篇(成书篇、文本篇、词义篇),论《论语》其书;下分四篇论(思想概念篇、思想主张篇、思想观念篇、总结篇),论《论语》所见孔子之道。

版本

黄怀信:《<论语>与孔子之道再认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2月。

目录

前言

上:《论语》其书

A、成书篇

(一)“《论语》”的名义

(二)《论语》的编纂与编篡者

(三)《论语》的内容与结构

(四)《论语》的分章

(五)《论语》材料的真伪

B、文本篇

(一)今本《论语》的传本由来

(二)《论语》的版本及校勘

(三)《论语》旧本文字讹误——以“仁”字为例

(四)《论语》文字类考

(五)朱子《集注》本文本之误

(六)通行本《论语译注》的文本面貌

C、词义篇

(一)《论语》的注释

(二)《论语》单词解释

仁  礼  道  德  智  信  义  天  命  文  行 

士  贤  圣  善  孝  忠  果  和  君子  小人 

(三)《论语》误读举例

(四)《论语》误解举例

下:《论语》所见孔子之道

A、思想概念篇

“礼”

“仁”

“仁”与“礼”的关系

“仁”与“恕”的关系

“仁”与“仁者”

附:关于不轻以“仁”许人

“义”

“智”与“智者”

“仁”与“智”的关系

“勇”与“勇者”

“直”与“直者”

“忠”

“信”

“文”和“行”

“中庸”

“孝悌”

“道”

“德”

“士”

“贤”与“贤人”

“君子”与“小人”

“成人”

“圣人”

附:孔子社会结构理论示意图

B、思想主张篇

修身与为人处世之道

君子之道

行事之道

交友之道

父子之道

孝悌之道

为学之道

治国之道

为政之道

从政之道

为君之道

为臣之道

C、思想观念篇

入世观

性命及天道观

天人观

鬼神观

义利观

荣辱观

妇女观

平均观

民主思想

社会分工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

大一统思想

D、总结篇

(一)孔子之道的终极目标——社会和谐、文明、与进步

(二)实现孔子之道终极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附 录:

(一)孔子名字由来考

(二)孔子生年月日考

(三)孔子形貌考

(四)孔子思想在当代

参考文献

 

  

“孔子之道”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因为她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政治模式及伦理模式。然而从当年孔子自己称“吾道”、曾参称“夫子之道”、孟子明言“孔子之道”,迄今已两千多年,孔子之道究竟是什么,则一直没有明确系统的答案,更没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前人研究孔子思想的成果虽然很多,但始终互存抵牾,使人纠结迷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其基本载体的《论语》本身,就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版本讹误,致使某些思想概念无法界定,甚至相互矛盾;而传统以来的曲解误读,又致使所表达的思想出现偏差,甚至未能得到揭示。近年以来,孔子研究在国内外蔚为热潮,相关论著也层出不穷,但从整体上看,依然是创新不多、进步不大。因为各家所据的《论语》文本,依然是未经校勘的旧本;对《论语》文意的理解,依然存在传统以来人云亦云的误说。

本课题研究,试图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论语》各方面尤其是文本及材料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全面解决,使其所体现的孔子之道更加客观真实,并最终使之更加具体、更加完整细致地展现于世人面前,而为世所学用。这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时代的需求,因为孔子之道之有益于人类社会,正在日益成为国际人士之共识。正如美国学者芬格莱特在其《孔子:即凡而圣》一书的序言中所说:“渐渐地,我已然确信,孔子能够成为我们今天的一位人师”;“孔子所告诉我们的,不是在别处正在被言说着的东西,而是正需要被言说的东西。”其所谓“孔子所告诉我们的”,其实质就是孔子之道;“正需要”,就是价值。所以,做好这一工作,必将使作为中国传统理想政治与伦理模式的孔子之道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同时,也必将改变长期以来《论语》及孔子研究中的各种误说,从根本上纠正和改变以往人们对孔子思想的诸多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孔子形象,把孔子研究推向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曲阜时指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正是本课题本来的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成果的具体内容,包括:上:《论语》其书,分三篇:

A成书篇:(一)关于“《论语》”的名义,在分析前人观点和考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论”本当如字读,而后世又坚持读“伦”,乃封建文人之私心所致,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古书越难读,他们就越有地位,才显得越有学问,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保留异读以及古字,为的就是不让人懂。(二)关于《论语》的编纂与编篡者,在对旧有诸说(包括孔子弟子说、孔子再传弟子说、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同完成说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实际及《论语》本身实际,提出《论语》应初编于孔子既卒,众弟子(除颜渊、冉耕、子路等早死外)奔丧聚首之际;当时治丧已毕,守庐期间,有一二弟子忽提倡议,众弟子群起和之,遂各述所闻,各言所记,共同讨论,并很快由专人记录整理成编,目的是让孔子之言传后而不失真。而当时最有可能执笔定稿的弟子,只有子游、原宪和曾参等人。事毕众人各奔东西,最终整理者曾参遂收而藏之。初编本的内容,应该只是一部大致以类相从的孔子语录,包括今本第一至第十五和第十七篇中的以“子曰”为主的基本内容。曾参卒后,其弟子对《论语》进行二次增订(或曾参已有增补),具体增附了今本第十六、十八、十九、二十篇中除“子曰”之外的几乎全部内容,包括曾子语录及反映曾参临终之事的两章,以及有若、子夏、子游、子贡等所有其他孔子弟子的语录与行事,并按照自己的思想理念对全书进行重新编排,包括分篇、冠以篇名、各篇首章做统一安排、内容及次序做简单调整等等。其时间在曾参及孟敬子卒后不久,即公元前430年前后。(三)关于《论语》的内容与结构,主要通过逐次分析,发现今本《论语》各篇内容皆有一定的主旨,二十篇自为学修身至治国平天下是一完整体系,各篇之间互存一定的逻辑关系;尤其是《卫灵公》篇之取名预贯以下数篇,说明其确为统一命名并编排,全书为一有机整体,而非前人所说“是若干断片篇章的简单集合”。(四)关于《论语》的分章,前人皇侃《论语义疏》分480章、陆德明《经典释文》分492章、邢昺《论语注疏》分481章;朱熹《论语集解》分483章,而具体所分与皇、邢又多异同;今通行本《论语译注》分486章。本成果在明确“章”本义的基础上,指出今本经文应分493章,《乡党》1章又分32节,计凡524章节。尤其是《尧曰》篇传统以来皆分3章,本成果提出其第一章当区分为8章,全篇共10章。(五)关于《论语》的真伪,主要针对崔述《洙泗考信录》所疑进行辨析,发现其说恰好证明今本确有二次增订,而不能证明其伪。提出“‘论语’名义本身已告诉我们,其书所记孔子之言行,是确凿可信、真实无误的”,认为“有可疑者,应从校勘训诂方面去寻求解决,而不应无端地疑伪。而事实上,前人疑《论语》晚出,或疑书中之语非当时所记,多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原文所致”。

B文本篇:(一)关于今本《论语》的传本由来,以往多认为今本“基本上就是《张侯论》”,也有认为郑玄本“即是现行《论语》的来源”者。本篇考证发现,今本所出之何晏本乃以《张侯论》为底本,以郑玄本为参校;而《张侯论》又出《鲁论》、《齐论》之合校,篇章亦从《鲁论》;郑玄本出《鲁论》、《古论》、《齐论》之合校,篇章基本亦从《鲁论》;而《鲁论》,又为较原始之本:所以,今本应基本保留较原始《论语》的篇章之旧,没有大的变动。(二)关于《论语》的版本及校勘,提出“哪怕是最早的古书传本,文字也不能没有讹误,所以今本《论语》必须进行校勘”。而事实上,《论语》中大量前人训解有争议而迄今未有合理解释的地方,正是由于祖本讹误脱衍所致。(三)《论语》旧本文字讹误,具体以“仁”字为例,指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的研究皆基于误本,因而迄今其概念存在争议。本篇主要列举并分析今本《论语》中“仁”字讹误的例证,指出其4章之“仁”为“人”字之误,3章中各有一处“仁”为“人”字之误,2章之“仁”又为他字之误。从而从根本上纠正以往关于“仁”的误说,可见《论语》旧本文字讹误影响之巨。(四)《论语》文字类考,主要列举今本《论语》中脱、删之类15例,衍、增之类15例,误增“矣”、“已”之类10例,讹误或误改之类25例,倒文之类5例,错乱、移易、互误之类4例。(五)朱子《集注》本的文本之误,逐篇章指出《集注》本各类错误158处,指明《论语》旧本误字(含音误、讹误等)100余个,脱(或有意而删)、衍(或有意而增)字各有80余个,二字颠倒者3处、二句颠倒者4处、二字互误者1处、错简2处、文字错乱者3处、后人妄改者11句,各类错误加起来超过300字。另有重出者3章,应予删除。另外旧本中还有大量的所谓古今字,如“说(悦)”、“弟(悌)”、“知(智)”、“道(导)”、“与(欤)”之类,也需要改为今字。(六)通行本《论语》文本的面貌,具体考察揭示长期以来较为通行的杨伯峻《论语译注》本与旧本之异同和所作的校订,发现其原文基本上是保留了旧本原貌,所以错误也与旧本同。

C词义篇:(一)《论语》的注释,主要举例证明前人注释中确实存在大量误解曲解。指出:孔子的许多优秀思想,以前皆被误解;还有许多,迄今并未发现。所以,必须通过对《论语》的重新解读来重新认识,进一步发掘。这样,对孔子及早期儒家思想的研究,就必然会变得更加健康而科学。(二)《论语》单词解释,结合词语本义及实际用例,对各词语做出新解,比如发现并排除了旧本误字,《论语》中的“仁”从词义上实际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指仁德;二,指仁者,三,指行仁;四,指“仁”的名声,而本义为“像爱自己一样地爱他人”,即所谓“爱人”。“礼”,指社会成员所共同履行的社会规范,包括礼仪、礼节、礼乐乃至礼让、礼品等。“道”(做名词)分五类,分别指道路、规律、思想主张、行事方法、治国的方针方法。“德”有道德、美德、恩德、德行、福德之不同。“士”,16处均指任事之人,另有二例专指有突出任事能力之人,而非以前所谓知识分子;等等。(三)《论语》误读举例,列举指正迄今误读之例9条十余处;(四)《论语》误解举例,列举并纠正传统误解约40条。

以上研究,为重新认识《论语》所反映的孔子之道奠定基础。

:《论语》所见孔子之道,分四篇

A、思想概念篇:是对《论语》所见孔子诸多思想概念进行诠释与界定,包括其主张该概念的目的与意义。比如关于“礼”,提出:“礼”属于社会规范,是被规范化了的社会法规、习俗和仪节等;孔子所讲的“礼”,是当时尚存或流行的社会礼法和规范,而不完全是周礼;孔子讲“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社会和谐与安定,而不是为了恢复周礼。关于“仁”,根据《论语》中的不同情况,提出:作为一种美德,“仁”就是关爱他人之德;作为一种思想,“仁”就是关爱他人的思想;有仁德,就是有爱心;不仁,就是无仁德、没有爱心。“仁者”,就是具有关爱他人的品行或思想的人,或者能够关爱他人、做过关爱他人之事的人。行仁,就是献爱心、做关爱他人的事。仁名,就是有关爱他人、能够献爱心的名声或称呼。孔子提倡“仁”,是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达到社会和谐。所谓“全德之名”,是子思以来对孔子之“仁”的误解。关于“仁”与“礼”的关系,指出:“仁”是个人的自愿,“礼”是社会的约定;“仁”属于道德层面,“礼”属于政治层面;“礼”的存在是客观的,“仁”与“不仁”是由主观决定的;“仁”既不属于“礼”,“礼”也不是“仁”的主导,“仁”更不得包摄“礼”——二者之间没有主从或领属关系,也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者”不必知“礼”,知“礼”者不必“仁”,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关于“仁”与“恕”的关系:提出,“仁”是积极、主动的、需要实际付出的爱人,所以很少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恕”是消极的、不需要实际付出的,所以可以终身行之。“忠恕”是一个词而非“忠”加“恕”,意思是诚心实意地将心比心。曾参将“忠恕”归结为贯穿孔子之道的一条主线,说明在他看来,孔子之道的核心是要求人们从心底里做到像对自己一样地对待他人。因为其本身就意味着仁,所以“恕”又可归于“仁”。关于“仁”与“仁者”,列出《论语》中仁者表现的二十八个方面,而其实质只有一个,都是“爱人(关爱他人)”。所以,任何人只要不自私,心里装着他人,甘愿为他人奉献爱心,就能成为仁者。而为民造福,使百姓免受战争之苦,则是最大的仁。关于不轻以“仁”许人,发现世所谓孔子不轻以“仁”许人,是出于对《论语》三章文字的误解,事实根本不存在。关于“义”,认为以往仅仅把孔子的“义”看成是与“利”相对的一个矛盾体,理解为“公平合理”,是片面的;“义”还涉及言、行、事甚至外交方面;后人之所以“仁义”或“不仁不义”连说,因为在人们看来,仁是应该的,所以连“义”而言之;不仁是不应该的,所以与“不义”连说。指出知“义”才能不争,才能更多的行仁,才会更加自觉地守礼;人人知“义”而行“义”,社会自然和谐;国君知“义”而行“义”,天下自然和平。所以孔子讲“义”,其终极目的也是为了社会和谐、天下安宁。关于“智”与“智者”,认为“智”的含义虽然只是聪明、有智慧,但在孔子那里,“智”及“智者”有其特定的表现特征和标准,包括:不自欺欺人、利己、不惑、不做蠢事、善于掌握时机、务实、知人、好学、喜欢藏而不露,等等。孔子主张“智”、主张“学”,首先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最终也是为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关于“中庸”,认为“中庸”属德行而非道德,本义为“用中”,即凡事皆以“中”道处理;“中”指恰到好处、合乎标准、无过无不及,也就是最恰当、最合理,而非以往所谓折中。其他关于“忠”、“信”、“文”、“行”、“孝悌”、“道”、“德”等,均有类似的新说。在探讨完“仁者”、“智者”、“勇者”、“贤者”、“君子”、“小人”、“成人”、“圣人”等概念之后,文内附以孔子社会结构理论示意图,以见孔子意念中社会上不同人等的构成与关系。

B、思想主张篇:是对孔子各思想主张的具体归纳与提炼。如关于修身与为人之道,指出《论语》最核心的内容是教做人,做人的目标是“君子”,做“君子”的起点是修身;修身之道具体包括:知德、孝悌、学文、知礼、有仁、有智、有勇、明义、正直、诚实、守信、慎言慎行、有信仰、有能力、见贤思齐、事贤友仁、不放纵、言行一致、虚心不骄、自强、自信、有志气、有过必改、避恶从善、常动脑筋、不浮夸、不道听途说、不轻易攻击对方、不诽谤他人、交贤友、戒佚乐、敬老爱幼、乐观向上、帮助后进、认真做事等等。君子之道,包括尚德、重义轻利、重行轻言、自强、上进、多能、不争、不骄、善良、重名声求建树、有知识知天命、有能力可大受、文质彬彬、心胸坦荡、注重实践、行为有节制、爱护身体、不去仁;在为人处世以及与人的关系方面,君子不搞宗派、和而不同、主持正义、实事求是、不求全责备、做事求根本、不做亏心事等等。孔子号召人学做君子,原因是君子的人格是高尚的,其精神是社会所需要的;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人格,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而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又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而这里的进步,包括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因为在孔子那里,人格君子的条件除道德层面的内容以外,本身还包括诸如多能、有知识、求建树、重实践等与社会物质文明进步与发展有关的内容,说明孔子的人格君子论含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行事之道,包括小心谨慎、认真厚道、行必果、光明磊落、择善而从、实事求是、重积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忍小谋大、执中庸、敏于行等等。交友之道,包括交贤友、讲诚信、不虚伪、重恩义、相忠告、不客套、广交天下之友等等。为学之道,首先是为学的意义,包括改变人性、改变命运、获取知识、弥补不足;为学的目的,一为修己,二为国家(以“安百姓”);为学的方法,一、培养兴趣,二、以读书为主,三、注重实践,四、学思结合,五、结合自身实际,六、勤奋,七、默记,八、不装懂,九、举一反三,十、多问,十一、多听多看,十二、不失时机,十三、不间断,十四、定期复习;为学的原则,包括从小立志、开卷有益、珍惜时间、打好基础、学以致用、忌急功近利、活到老学到老等等。教学之道,包括招生原则及学费要求、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范围,发现孔子的教学范围已超出传统的贵族教育,不仅有而且重视德育;教学形式,包括课堂教学、日常传授、答疑解惑;以及其教学方法等。为师之道,发现孔子认为为师者需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创新,诲人不倦,以及能教学相长等品质。弟子之道,包括尊敬老师、爱护老师、孝敬老师、学业上帮助老师等。治国之道,包括“为国以礼”、实行“民主”政治、实行社会分工、以民为本、富民为先,教育为本、薄赋敛、平均财富、备战备荒、取信于民、慎文书等等。为政之道,包括“为政以德”(实行惠民政策)、正名分、正人伦、举贤才、树榜样、悦近来远、戒速谋远、实行奖惩、行礼让、以德化下等等。为君之道,包括重德轻财、敬事爱民、修己安民、勤敏好学、有知识、备仁智、好礼义、笃于亲、庄重威严、宽宏大度、知难、出善言、求良佐、知人善任、怀德忘刑、不图安逸、不贪欲、以礼使臣、不遗故旧、不求全责备、知乱源、使民义等等。为臣之道,包括以忠事君、恭己敬上、礼敬有度、知礼不僭、犯而不欺、遂事不谏、学以事君、以道事君、敬君之事、恪尽职守、重义轻勇、不辱君命、不患得患失、不越职、不跋扈、不钻营、相时而言等等。

C、思想观念篇:是对孔子各思想观念的揭示。如关于孔子的入世观,认为孔子主张积极入世,为社会所用,反对隐居,而前提是“邦有道”,即国家秩序正常,有正确的政治方针与治国方法;而“出仕”,并不等于做官。关于孔子的性命天道观,发现孔子认为人性固然是与生俱来,先天就有,但后天的环境及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它,使之发生移易。其“天”,始终是一种自然的、超人格的力量。“天命”一般是相对固定的,所以它可以成为一种“道”,而称“天道”。孔子的“天道”亦指大自然之道,包括“天命”及自然规律。关于孔子的鬼神观,指出“鬼”指祖先之灵,“神”指天地自然之灵;孔子承认祭祀,甚至虔诚于祭祀,并不说明他真正相信鬼神,因为祭祀在当时本身是一种礼。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说明在其思想深处,并不相信真有鬼神。关于孔子的义利观,共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一,得利为正当行为;二,反对唯利是图;三,见利必须思义;四,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关于孔子的荣辱观,提出孔子也讲究成名,但不是虚名,而是实实在在,能为身后人所称道的名,其实质是要求人在生前有建树;孔子以不义、不正、不直之行为为耻,说明在孔子那里,一切做不应该做的事情都是耻辱。关于孔子的妇女观,发现前人认为孔子轻视妇女,完全是出于对《论语》两章的误解,而不知所谓“有一妇人焉,九人而已”之“一妇人”只是指来自后宫之妇人,其“九人”专指来自社会的人才;“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之“女子”特指其妻(据“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可知),而非一般女子。关于孔子的平均观念,主要体现于《季氏》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章,而旧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致使这一思想未能得到体现。关于孔子的社会分工思想,主要体现于《八佾》篇“[]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章,而旧脱“礼”字,形成误解。关于孔子的大一统观念,主要表现为:一,以“天下”为一整体,承认“天子”为唯一君主;二,赞美大一统;三,反对僭越,维护大一统;四,期待“圣人”出,“天下”平;五,亲身实践大一统(包括执雅言、周游列国以“易”天下之无道”等等)。

D、总结篇:是对全部下卷的总结。分为:(一)孔子之道的终极目标,具体为“天下有道”,包括天下太平、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文明进步发展。(二)实现孔子之道终极目标的途经与方法,具体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包括使国君知“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百姓谋福祉;使百姓了解并践行“礼”、“仁”、“义”、“中庸”、“仲”、“信”、“孝悌”等一系列美德,等等。

以上,是本成果主要内容以及创新情况的大致介绍。毋庸讳言,其中部分内容或有一定程度的重复,但是正如古语所说,“矫枉须过正”。我们之所以对某些字词及思想观念反复地提到或强调,就是为了引起注意,加深记忆,以彻底纠正前人的误说,或者改变旧有的成见。

需要指出,本成果对孔子之道的归纳,完全是根据校正并新解后的《论语》材料,而且分析也是具体的,没有太多抽象的理论,因为孔子思想本来就是实际的、应用型的,不存在多少形而上的东西。所以我们认为,研究孔子之道,重在原原本本,不能刻意求其“哲学思想”。另外,从本成果研究结论可以发现,孔子之道的各种主张与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是一致的,不存在以往所认为的抵牾与矛盾,所以应该是比较真实的。

附录部分各篇,也有实质性的内容。比如:关于孔子名字之由来,发现孔子名“丘”字“尼”,是分别取“尼丘山”之二字;并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尼山并非有五峰,也不是周边高中间低,从而彻底推翻了传统以来以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的错误说法;关于孔子的生年月日,结合天文学成果,推定其生年确为公元前552年,证明目前主流意见定为公元前551年完全没有道理;生日应为公历109日,目前所定928日完全错误。关于孔子的形貌,通过材料考信与分析,得出:孔子身高193厘米左右,较瘦,背稍驼,高肩、长臂;大方脸,较黑,嘴角方;高额头,高眉骨,深眼窝,眯缝眼;无板牙,无胡须。


本文转载自曲园孔子文化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儒家故事 | 孔颖达:犯颜直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