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平阳派寻踪
孔繁永
自孔子世家袭封长孙派四十二代裔孙孔桧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南迁平阳后,形成孔子世家平阳派。平阳孔庙、平阳孔氏家庙,至今尚有遗址可寻。
孔氏南迁与平阳孔裔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在汉代以前,孔子的地位仅是先秦诸子之一。从汉代开始,随着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孔氏家族成了令中华民族人人称羡的顶尖望族。北宋靖康之变(1126)时,康王仓惶南下。两年后,已在山东被御封“衍圣公”的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及其部分族人,携带了“孔家传世珍宝”——子贡手摹孔子像、亓官夫人楷木雕橡,落脚于“四省通衢”的交界地——浙江衢州。次年,宋高宗御准在衢州城东北角的菱湖兴建孔府孔庙。从此,衢州成为孔氏的第二故乡,谓之南宗。而未随驾南迁的,则仍留在山东曲阜,谓之北宗。至此孔氏后裔,形成南北二宗。元朝建立后,元世祖欲统一孔氏二宗,清源正本,让南宗回归山东。而南宗五十三代孙孔洙却申奏朝廷,意谓已有五代祖先祖坟在衢,舍之不忍,并愿将孔家世袭之“衍圣公”封号让于北宗孔氏族弟孔治,而自返回衢州,奉养老母。元世祖闻之大加赞赏,说:“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之后也。”即封为国子监祭酒(相当中央大学校长),承务郎,提举浙东学事(相当教育厅长),免去公爵、衍圣公的称号。从而,孔氏大宗移回山东曲阜,南宗社会地位日衰,后曾一度沦为平民。南宗孔庙也屡遭浩劫,远不如北宗孔庙保存完好,故世人至今只以北宗曲阜孔氏家族为正宗。
孔子世家平阳派始祖桧公,字圣植,号晦堂,孔子四十二世裔孙,世袭封文宣公孔策之曾孙,衍圣公光嗣公之堂弟。唐天祐时明经,授秘书郎,任衮州参军;南宗孔端友(衢州)为孔子四十八世长孙,在元时禅让于北宗族弟孔端操世袭衍圣公职位。以上这两公往上至三十九世裔长孙策公(文宣公),为山东同一始祖。
孔桧,原居孔子故里曲阜阙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因避乱只身来到吴越,徙居在浙江省平阳县城白石巷,以教授生徒为生。子孙繁衍生息,散布全国各地,形成孔子世家平阳派。孔子世家平阳派南迁,比衢州南宗孔端友高六代,早200余年。
孔桧生有三子:演、湙、泗。演公:居平阳县城,是为南房祖,即平阳派长支。长支又分五分支,除昆阳六十四世尚时公分支外,有六十四世尚玺公下迁的鳌江陈绛殿分支,有六十四世尚懿公下迁郑楼的古家大分支,有六十四世尚志公下迁万全的三大寮分支,以及六十九世继岸公下迁山门的晓坑房。各分支又分迁各地,以其地名为房,如沙岗房、水亭房、横河房、柳垟房、瑞安林垟房、阁巷房等。湙公:平阳派二支之祖。宋元时期多居本县昆阳镇,后传至五十四世前后,多有家于任所而外迁,大多在外做教谕、教授、学正之类的教职,如思仪任兴国路教授,家于江西兴国等等。二支分支繁多,是平阳派最兴旺的一支,现有江苏榆县支、江阴县支、常州西夏墅支、高淳县支、河北辛集县支、山东定陶县支以及浙江湖州、桐庐、庆元、湖北阳新、河南邓县等地。泗公:平阳派三支之祖,又名塾,字洙源,世乱隐居瑞安大曰,裔孙繁衍兴旺,除徙居吉林省滨江、江苏省当涂、江阴县、安徽庐江等外,留居温州各县还有瑞安市顺太乡泛浦(是始迁祖桧公终老的地方)、下村、增家垟、温州(瓯海)永强四甲、平阳湖岭上岙、苍南龙港新渡街等。
从孔桧南迁定居平阳,至宋元间孔文栩时期,孔氏之家在平阳已有宗族二百余口,可称平阳大族。从史料记载看,其家族成员大多在当地和外地担任教授、教谕、书院山长、学正等教职,他们认为“教授官虽卑职,则儒师职也,诚能得英才而教育之,以称明时兴文右儒之意,其功异于他官奚翅百倍”。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在从事与教职相关的工作期间,他们都能恪守其祖孔子之训,在岗位上尽职尽责,推动了当地儒学教育的发展。所以说,南迁平阳的孔氏无疑是浙江温州孔学(儒学)的最早传播者,而这也是平阳乃至温州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平阳孔氏家庙
孔子世家平阳派南迁,比衢州南宋要早200多年,但同属于长子长孙派,故平阳孔氏家庙的地位颇为重要,是平阳被誉为“东南小邹鲁”的标志性建筑。
南宋时,我们的平阳孔氏已蔚为当地的大族。因为孔氏家族成员大多担任教授、教谕、学正三类教职(相当于现在的教师、教育局长、教育厅长),对改善当地文风和科举起异常的作用和功绩。南宋朝廷为表彰,特恩赐孔氏子孙建孔氏家庙于平阳,并恩赐良田、土地(俗称官田)。恩赐的良田分别在昆阳镇府后万全垟百亩汇处的3.5亩和水亭乡处的10余亩。
平阳孔氏家庙,又称宣圣庙,宣圣公为四十二世孙桧公。五十三世孙孔景行是平阳孔氏家庙的肇建者。孔景行,宋元间人,宋太学内舍生,咸淳释褐进士,1265~1274年间赐同进士出身,曾任庆元府教授,阶从政郎,孔子五十三世裔孙,为桧公的十二世孙(离桧公时期300多年),为平阳派二支孔湙后裔。南宋时,孔氏家庙始建在西门外白石里锦屏山前北岸;到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五十七世孙孔谱等人予原址重建;清顺治五年(1648),家庙圮毁,北移至昆山山麓(九凰山山脚,现西坑路天主堂与平阳县教育局之间巷弄底的山边附近);清末宣统年间,再选址移至西门外白石街登瀛巷(旧名孔夫子堂巷)重建,开挖腰水、环绕庙前。据记载,当时宣圣庙大致是这样:坐北朝南,前有道坦约200平方米,三间平屋(含中堂),进深约20米,设横厢一个,长10米,宽5米,约50平方米,中堂设桧公等祖先灵位。重建后的孔氏家庙,于1995年间因县城旧城改造被拆除,其遗址在今昆阳镇弓桥路、雅河路之间。
根据《浙江通志》、《温州府志》及《平阳县志》记载:“春秋二丁文庙释奠毕,合族致祭”,“例有守祠生以奉祀事”。这两句话解释为:每年的古历二月、八月的丁日为祭孔日(古历二月初四和八月初八),称为“丁祭”。每当春秋季此日,府县官史、举人、秀才、府学教谕齐集平阳宣圣庙,进行祭孔,仪式隆重、庄严肃穆。其程序为先鸣放礼炮、放飞禽,接下来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等六部分。礼毕,再进行孔氏家族全体成员祭祀。平阳孔氏家族还有专门管理宣圣庙的人员,做日常维护工作以及重大祭祀安排。朝廷恩赐的良田,给出租佃户租种,每年上交稻谷或银两,作为宣圣庙的每年清明祭祖、轮流作东(安排祠堂办酒席)及日常开支用途。当然,这些都是解放前的事了。
当时平阳有谶语云:离山脚断,青紫两岸。前代县志解释说:岭门山中断为路,岭门两旁有溪,南通坡南,北通城南,山下两岸孔氏世族多仕官。由此可见,建造家庙,利在当前,荫泽后代,功在千秋。
平阳孔庙
老平中校舍,古时不仅是平阳学宫,还有一个“身份”是平阳孔庙。其后面美丽的凤凰山的成片竹林,夏季清凉,堪称避暑佳地。校门前有宕前河,大门进口有一对旧石柱,雕刻着龙凤的样子,还有一座长20余米的桥梁,和一个不大的泳池。平阳孔庙,遗址位于今坡南的平阳实验中学内,1938年—2002年间为平阳第一中学校址。
平阳孔庙亦称平阳学宫,是官府修建的庙堂与学馆合一的设施,里面既有孔庙建筑又有儒学建筑,既是先人每年春秋丁祭(即农历二月及八月上旬丁日祭祀孔子),也是我县培养学子的最高学府,兼有祭祀先圣和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双重功能。
据史料记载,西康太康年间(280—289)平阳建县时,即建有孔庙。唐初,平阳孔庙设在证真寺以南(今昆阳镇坡南东岳观所在地),但当时还没有在孔庙中设地方官学的县学,故规模也不大。北宋庆历年间(1044),宋仁宗根据大臣范仲淹等人建议,“诏州县立学”,县学也就开始创建。由于原孔庙规模偏小,场地狭小,不利于县学发展,哲宗元佑七年(1092),陈舜韶(陈彦才)效仿范仲淹献宅建学宫的壮举,率族人主动把县城东南凤凰山下世居的50多亩土地献作县学基地。时任平阳县令沈悚实地考察后觉得非常合适,就将孔庙(学宫)迁建于此。绍兴年间(1131—1161),曾往南迁至离县城10余里的安洋,后因道远,“复元佑旧址”。
孔庙(学宫)地处凤凰山之阳,日照、通风等自然条件很优越,是块风水宝地,周围环境清幽秀丽。清同治七年(1868)镌刻的《重浚七弦溪记》石碑上曾有这样描述:“平邑学宫,依城南凤凰山下之岩为凤嘴,左右山坡为凤翼,有飞腾之象焉……其萦洄学宫如带者,则有七弦溪,所以象琴轸鼓动,凤凰来仪也。”
民国《平阳县志》记载:“凤嘴岩在明伦堂后半山,世传此山为凤山,岩为凤嘴,定于午线建堂正中。而双井在明伦堂前檐左右,以象凤目,泄文明也,右井甘美可食。左右山坡为凤凰,象飞腾也。浚七弦溪,三星池,象琴轸鼓动,凤凰来仪也。”
关于平阳孔庙(学宫),还有一个传说:当年孔庙(学宫)刚刚落成,要挂匾额时,有一个“异人”说,如果有一天匾额上的“学”字中的“子”裂开,就会有人科举夺魁(匾上学字子文裂,当有大魁至)。果然,南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子”字裂开,周坦中状元。周坦(1201—1263),居平阳东郭(今城东白垟村),舅父为平阳派二支三房孔庆夫(孔子五十一世孙),经孔庆夫授以经业,考取功名,后以刑部尚书致仕。
平阳孔庙(学宫)在千年岁月里,几经沧桑,其他地表建筑绝大部分已荡存无遗。如今余泮池外,还有宋、明、清时期的遗物——两对鲤鱼化龙石柱、一对残破的石狻猊和历年数块石碑,以及大门外的“腾蛟”、“起凤”残缺牌坊,依然矗立校园内,仿佛向后人诉说着那悄然逝去的历史。
链接:
孔子世家谱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来说,世系最明确、行第最统一、传承最完整的谱谍,堪称惟一无二,也是一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历程的缩影。
孔氏家族作为天下第一家,其排行不乱、辈份不乱。其行辈于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钦定,赐孔氏家族8个辈,加五十六代“希”字辈和五十七代“言”字辈,为十个辈(自五十六至六十五代):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因避讳原因,弘历(乾隆)将“弘”改“宏”,胤禛(雍正)将“胤”改“衍”。到了明朝天启年间,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崇祯皇帝续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之后在清同治年间,由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奏经皇帝核准,立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再之后,在民国八年(1919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批准,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行辈(八十六代于一百零五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至今,当代已到八十代的佑字辈,尚有二十五字辈未用。行辈一辈时间约需25年左右,还有600余年时间才用完。可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香火不断。孔府行辈从明初的朱元璋赐字作为行辈后,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就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对此,还专门颁布《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后开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
修谱时,孔姓家人相互监督,设立举报制度。疏远的小支流派,自已修谱,不纳入孔家大世谱,目前全国范围内小支派的谱只有8部。修完毕后,呈报孔府山东本部,经过严格审核无误后,认为合格,盖上衍圣公大印,才算认可。
正宗的孔姓,自称内孔或真孔,对不认可的同姓孔氏称为外孔或伪孔。这个里外、真伪,是衡量有没有孔夫子血脉的唯一标准。现今孔姓总人口为270万余人,在全国姓氏中排名第83位,占全国人口比例0.022%。
孔子世家平阳派的祖宗墓地一个规则,是按照祖孙同葬在一个地点相距100米范围内的惯例,这主要是彰显中华文化的“孝”道当先的儒家文化,下辈给上一辈祖宗上坟时,不要忘记也给他的祖辈扫墓。这主要是起到上下孝敬,体现中华第一文化世家尊老爱幼的深厚根源,同时勿忘祖宗,也起到尊重祖宗,光耀后代的教育作用。